陈少梅《山水四挖》,堪为逸品!

核心提示:陈少梅(1909-1954)是中国近代著名国画大师,有唐寅以后第一人、马夏再世之美誉,与张大千、傅儒、金北楼合称为民国四大画家。22岁就成为津门画坛领袖。陈少梅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集大成者,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工写兼长,传统功力深厚。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2009年与齐白石、徐悲鸿等八位艺术大师入选中国文化部《二十世纪美术作品国家档案》。下面精选呈献陈少梅《山水四挖》。56×66cm。老装老裱。手机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

【题识】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疏钟夜火寒山里,记过吴枫第几桥。少梅陈云彰。

【钤印】陈少梅(朱)、陈云彰(白)

陈少梅是20世纪中期北方画坛极为重要的画家之一。早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后入“湖社画会”成为骨干画家,长期在京津地区从事美术教育活动,在绘画上继承、宣扬了由乃师金城提出的“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艺术理念,深入钻研传统而不囿于“泥迹袭貌”的皮相之术,既传古意,复见新姿,形成了具有一定时代气息的新风格。

陈少梅的绘画语言十分强显,在运笔上,他强调节奏快速;在墨法上,他力求剔透玲珑;在造型上,他讲究方硬奇峭;在意态上,他注重清新明亮。在陈少梅具体行笔时既可取得水墨淋漓的酣畅效果,又使水墨的渗化较易控制,不致失去法度。他又喜用长锋狼毫,这种毛笔既有硬度又富弹性,以中锋勾勒,力透纸背,笔在手指捻动中迅走疾行,悬肘悬腕,或腕虚枕微悬,笔锋时藏时露,重按轻提,或一贯到底,或间有断续,勾皴结合,干湿浓淡一挥而就,神采气力皆在笔端毫锋,无半点迟疑。事实上,北宗山水以明快、挺拔,画面不作事后修饰,干湿、浓淡一遍完成为特点,强调线条的爽利。陈少梅为此开发出一种以中锋用笔勾砍皴皱,以行书节奏速度配合勾画轮廓的风格,主张一笔到位,沉着果敢,斩钉截铁。

这套陈少梅的《山水四挖》,每挖相互联系,四条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取宋人山水遗意。陡峭险峻,林木葱郁,巨岩突兀而立,既是构图的需要,也使全图产生空间距离感。四幅画作皆以边角式构图,参清代诗人王士祯的古诗《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诗句入画,画中山水人物清润雅逸,笔致高古劲健。画幅虽小,但以鸟瞰视法展现了广阔的空间。仔细观之,如身临其境,也仿佛随同那些行人一起弃舟登岸,穿林过山,奔向那无纷乱之争的世外桃源,心境亦会为之豁然开朗。睹此,我们不能不佩服画家构思和布局之巧,竟那样贴切地将语言艺术转换成了视觉形象,那样自然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可居、可游的审美特点,并那样巧妙地通过画面中行人及山中小路的安排,给人一种身处其中,悠然忘我之感,同时将观者视线引入玄远幽深之境,令人神往。

陈少梅一生致力于复兴长期被打入冷宫的北宗山水,在继承其开阔雄混的同时扬弃其患意霸悍的弊病,并润以明朗清丽的南宗色调,终使北宗以一种全新的面目转世重生,代表了20世纪40年代北方山水画坛的最高水平。陈少梅的绘画实践,可谓异军突起,堪称北宗山水式微三百年后复兴之代表,体现了北方山水画坛冲破南北宗局限、师法两宋的辉煌成果。陈少梅绘画的成功扭转了对传统的偏狭理解,促进山水画以更大范围继承与借鉴传统,取法南宗也是一条道路,而效仿北宗也能开辟出一个新天地。对陈少梅的画风,可以用北骨南风来概括,「艺术面貌渊穆清华,北骨南风互为表里」,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旋律。

《山水四挖》虽然只是四件小的作品,但近景、中景及远景区分明显,意境和构图上相互联系如同一个整体。从创作态度和构思及笔墨技巧来说,足可称为陈少梅的一件精品,甚至逸品。这种四挖一屏的装裱样式更是极其罕见。价值几何?识者当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陈少梅《山水四挖》,堪为逸品!

赞 (14)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