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桂林山水甲天下,尤以漓江胜景为最。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在李可染的山水画序列中,漓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题材,他从二十世纪50年代直至80年代,多次赴漓江写生,并创作了大量作品。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李可染丈二巨制《漓江山水》,以飨藏家。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李可染《漓江山水》
△李可染《漓江山水》-1
△李可染《漓江山水》-2
△李可染《漓江山水》-3
△李可染《漓江山水》-4
△李可染《漓江山水》-5
△李可染《漓江山水》局部-6
题识:漓江山水甲天下。可染作于北京师牛堂。钤印:李、可染
漓江的山水甲天下,如不苦心经营,构图却很不容易搞好。漓江两岸都是如笋的尖峰。你坐东岸画西岸,下边是江,上边是山。你坐西岸画东岸,也是下边是江,上边是山。有人画了二十层山,感到只有一层,只能得到水平线上一排景物,显得非常单薄。江山堆砌,没有曲折、深度和层次,看来也很平常,不是好构图。——李可染
“漓江山水”在李可染的创作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界认为,对李可染来说,“桂林山水”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井冈山”,李可染借井冈山表现崇高的主题,但漓江在李可染的创作中有着更丰富的情感表达。李可染一生五次赴桂林,一生留下了大量关于桂林漓江的作品。本幅虽无年款,但从笔墨风格判断,应作于70年代,即李可染的山水画风格成熟时期。
画中之山,似石,似玉,画中之水,似琉璃,似水晶,墨苍而润,焦墨飞白,山岩光影明灭,浓墨飞溅,一派率意潇洒,淡墨似玉似烟,营造一片空灵澄净,隽永悠长。李可染从1959年开始画漓江,一直到1989年,前后画了四十年,从画漓江之形,到画漓江之神、漓江之韵,他越画越洗练,越画造型越单纯。
纵观其漓江系列作品,有场景宏大者,亦有片段小景,但总体上有一种共性,即构图采取传统的“以大观小法”,即是不受实际景物的局限,作者在景物的选择和组合上有着充分的主控权。他根据画面的需要减弱远近透视大小差别,人为地扩展境界,所以看来境界开阔,鸟瞰式、移步式地撷取漓江不同角度最动人的山势和景观,妙加剪裁,充分体现漓江景致特有的空灵秀媚之美。近景和中景的山用墨深厚浓重,看似大刀阔斧,痛快淋漓,实则落墨与留白十分讲究,显得既苍且润,而虚实的对比,远近、光影的层次均十分精微,尤其是逆光中的树影,虚中有实,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漓江山水的奇秀和变化无端的四时、朝暮景色兼具山水画高远、平远、深远之美,特别宜于拓展为大幅创作,但在将自然对象转化为画中的艺术形象时,又有很大的难度。置身清漓,眼中所见,无处不美,但在任何一个固定的角度取景,都会感到局限,与浏观所得到的心中印象相去很远,这些非主张“采一炼十”的一代宗师李可染不能为也。他往往掌握几项基本构图,反复提练修改,画出同中存异的不同版本,这也是他苦学钻研、探索不辍的反映。李可染笔下的桂林山水是对时空叠加起来的印象,是俯仰周览,前顾后瞻的综合结果,无限丰富的物象对审美主体唤起层叠的感情波澜,情与景会,生成意境,促起创作激情。
此幅《漓江山水甲天下》给人境界辽阔,江山无尽的感觉。从整体布局看,视野流动自由,不受传统程式构图的限制,通透式的视线构架,给人视觉的纵深感。山峰体势排列,起伏动盈,有争有让,前后主次,浓淡虚实互相穿插呼应。山中林木苍翠,掩映着村舍人家。水面高光处的留白处理显得恰如其分,近景和中景处赭石色的船帆排列错落有致。近景处嫩绿色的水田春意浓浓,与黑色的山峦形成强烈的对比。山体轮廓方中有圆、圆里有方,彰显了漓江山水的稳定和宏伟的气势。
那黑色的峰头山体,大块面处理,整体感极强,黑是一种很难控制的色调,最容易浑浊为一气,需要很高的笔墨能力来控制画面的层次,而李可染先生就能做到“墨团团里天地宽”这种境界,这和他多年的笔墨尝试、废画三千有直接的缘故。可以说,李可染绘画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以深厚的功力和对中国画深刻的理解,创造出了浑厚博大的新图式,用一枝画笔,塑造出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李可染的山水是对中国古典画论绝妙的、极富现代灵魂的诠释。因而,他能以其真思、真意、真情、真景、给我们留下“我为漓江传千古”的绚烂画卷。就意境而论,李可染先生用自创的笔墨语言所诠释的天下第一景——《漓江山水甲天下》,更能完美呈现其诗意江山、笔墨情怀!
此幅《漓江山水》可谓李家山水漓江题材的标准件及大成之作!更是可染先生绘制的各类漓江作品中场景最为恢宏、刻画最为深入细腻的登峰造极之作。此帧为画家同一题材创作之最大者,亦是画家一生创作中极为珍罕的巅峰巨制,此类巨幅创作多为悬诸庙堂,流散市场者凤毛麟角,此番现身实为机缘难得,颇堪珍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天下第一景——李可染《漓江山水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