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巨制——朱屺瞻《溪山信美》

溪山信美‌这个短语常出现在国画作品、诗词等文化作品中,用来形容自然风景的美好和令人愉悦的特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下梅》中,诗句“溪山信美暇徘徊”描绘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景的欣赏和留连忘返的情感。国画大师朱屺瞻亦常用这一短语来命名作品,进一步强调了画作的主题——美丽的溪山景色。下面从庋藏多年其百余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朱屺瞻重彩山水,丈二巨制——《溪山信美》,以飨藏家。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朱屺瞻《溪山信美》

△朱屺瞻《溪山信美》局部-1

△朱屺瞻《溪山信美》局部-2

△朱屺瞻《溪山信美》局部-3

△朱屺瞻《溪山信美》局部-4

△朱屺瞻《溪山信美》局部-5

△朱屺瞻《溪山信美》局部-6

△朱屺瞻《溪山信美》局部-7

题识:溪山信美。屺瞻。戊午(1978)秋月。钤印:屺瞻(白)

朱屺瞻 (1892~1996),江苏太仓人,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他的作品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

朱屺瞻自幼喜爱书画,他是油画、国画同画的两栖画家。早年曾赴日本留学,从事西画创作,后来多画写意国画。他一方面由于家学渊源,从小就打下相当深厚的中国书画的基础;一方面又因此而很早地认同与中国绘画更接近的西方现代艺术,如印象派、野兽派的油画。他的这种对西方现代艺术借鉴的先知先觉,在20世纪初期崇尚科学写实的风气中是极为罕见的。

朱屺瞻艺术的最大特色,是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上,勇于打破传统藩篱,将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融入其中。以浓重的色彩、强悍的团块结构和单纯有力的造型,融入老辣浓重的笔墨,创造出一种以“气、力、势”和“朴、厚、拙”为特色的现代中国画,创造出以阴柔静美为基本特征的文人画中少有的浑朴与雄健之美。

《溪山信美》创作于1978年,朱屺瞻已届八七高龄。此作为其耋年变法以后作品,即以传统大写意与后期印象派的结合。观是图,有一种意境深远、清新质朴的画面感。整幅以淡赭石打底,略带泼墨、泼彩技法,用笔起伏跌宕、轻重缓急拿捏张弛得度。朱屺瞻在使用泼墨的技法之外,还于其中加入了传统的笔墨线条,这足以看出朱屺瞻酣畅而雄健、沉稳又活泼的书法功底,这与他常年练习书法是分不开的,也与他画风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朱屺瞻既是国画家,也是西画家,他一边挥写着清逸的水墨,一边涂抹着厚重的油彩。此作除了笔墨,在色彩上朱屺瞻明显借鉴了后期印象主义,甚至有些在笔墨上都借鉴了后期印象主义及野兽派稚拙狂逸的笔触。朱屺瞻作画很重视色彩的效果,虚实明暗结合有致,又能发现水墨在宣纸上逐步变化的淋漓。山有墨青雾有白,朦胧烟雨,仿佛让观者身处江南水乡之中,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不断的“探索”、“求索”是朱屺瞻画艺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诀。先生把画的一切与生活的一切连到一起,特别是把画的感觉和画的技法同人生、道德连起来看。他说“我作画喜‘厚’字,觉得厚近仁,仁近生”。画如其人,为人仁厚,画面厚实。整幅画气势恢宏,画面厚重,黑白对比、色彩对比均极强烈,浓淡变化也非常丰富,朱红建筑点缀青山白云之间,山色间以石青石绿,整幅画饱满厚重,酣畅淋漓而富于变化,突出了祖国河山充满生命力的美感,是朱屺瞻晚年气势恢宏的极精之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磅礴巨制——朱屺瞻《溪山信美》

赞 (2)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