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历来有画猛禽的传统,往往有感怀时局,振奋精神之意。这一传统在高奇峰、高剑父等创始人的作品中尤为突出。作为高剑父入室弟子,岭南画派第二代掌门人——关山月除了擅长山水、花鸟、人物画外,亦作动物画,但极其罕见。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悉心甄选谨献关山月极具稀缺性之重磅臻品《威震山河》,以飨藏家。175×95cm。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关山月《威震山河》
△关山月《威震山河》局部-1
△关山月《威震山河》局部-2
△关山月《威震山河》局部-3
△关山月《威震山河》局部-4
题识:一九九七年春月于羊城关山月。钤印:关山月、关山无恙
关山月(1912—2000)是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中作出卓越贡献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中国画家。作为岭南画派“二高一陈”之后的代表人物,关山月极大程度上继承了高剑父“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思想。从当时的中国社会实际来看,梅、竹、松、虎、鹰等动植物被画家广为描绘,代表的是20世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关山月敏锐地体会到了这一画坛之风,其腕底作品显现出了当时整个时代的乾坤正气。
作为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传人,关山月不同于以动物画享有盛名的杨善深,其所作向以花卉、山水著称。事实上,在上世纪40年代,关山月在西北旅行写生过程中曾对动物画和人物画有过非常深刻的研习。在此次行程中,他尽览祖国西北各种地貌,观察西北民众常见的马、牛和骆驼,并在月余的敦煌临摹中学习猫头鹰、猴子、老虎、龙等动物的画法。他曾撰文《敦煌壁画的作风》一文,详细探讨了敦煌壁画中的动物形象,这种探讨不仅集中在技法上,也包含了关山月对西北地域文化、时代背景和人文风俗的关怀。这件《威震山河》便是关山月动物画的极佳诠释。
从画法上看,本幅技法接近写实,以墨线勾勒老虎身体,而后用墨大面积渲染,造成体积,老虎皮毛和身体上的花纹便是这种画法,在局部以极细的短线画出动物蓬松但有韧性的毛发末梢。这样的处理显然有来自岭南画派的师承传统。不过与刘奎龄和岭南二高等擅长动物画的前辈相比,关山月的这幅老虎并没有刻意追求明显的立体感,而是有“扁平”的意味,这种意味的直接来源便是敦煌壁画“用色单纯而不患单调”,以及不少动物的形象已经“图案化”的经验积累。基于此,他进一步指出,“回顾千多年以前的壁画,就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宝贵的答案:中国画面渗有西画的技巧,一千多年以前的古人早已在干着,我们在今天这样做,不过是一种还原罢了”。岭南画派的中西合璧,在关山月的创作中呈现出个性化的表达方案。
传统题材中被赋予强壮、威猛等审美意味的狮子、老虎、鹰,在革命时代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因此成为高剑父、高奇峰等人所钟情的题材。画中描绘猛虎的绘画技法则是融合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西洋、日本画法,注重写生。此《威震山河》造型准确细腻,动静相宜,面部神情、肌肉、肢体、皮毛等部位都表现得惟妙惟肖,尤其双目炯炯有神,绽放着金光,怒目圆睁,威严立于在山石上,欲以突击擒敌。猛虎之威溢于笔下,在追求对对象自然形态的准确描写中又蕴含着浓郁的鲜活神态,以形传神,气韵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此幅不但是他动物画作中最为精湛的一幅,作为背景的山水同样精彩。前景猛虎立于笔墨粗辣苍拙的巨石之上,中景为飞流直下气势磅礴的瀑布,远景山峰于苍茫云海间若隐若现、云蒸雾罩。在山石的表现上,画家遵循了西方风景写生“近实远虚”的方法,对近距离的山体用较重、较实的笔墨来刻画,明暗关系突出,而远处的山体则虚化处理,营造了立体的三维空间。画家用了简练概括的语言来塑造飞瀑的造型,着墨不多,却将水流的走势、速度感,乃至悬在水面上的雾气都有十分精彩的表现,颇有大气滂沱之感。轻松概括的用笔,将湍急的水流描绘得十分生动,如闻其声。这些,使此作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实境感及视觉震撼力。
《威震山河》作于1997年,此时关山月的笔墨早已至炉火纯青的境界。尤其重视水墨和色彩的渲染,创造出一种奔放雄劲而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观此精构巨制,用笔飘逸豪放,顿时瀑声如雷,虎虎生威,威震山河,水气氤氲之感跃然纸上。笔势与气势的交融,才能创作出如此震撼的作品。堪称关山月晚年毫不逊色于梅花和山水的难得一见的动物画重磅珍品。关山月常以黄底黑纹来画虎,本作除眼睛外,以纯水墨来画虎为目前市场仅见。同时,关山月动物画作品存世极少,尤以大幅之作,更为珍罕,亦是本幅难得之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极度珍罕——关山月作品《威震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