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花卉册页》,纵37.5,横25cm,共十帧。早在2008年5月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以1574万元成交。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到清代之后,进入了系统整理、梳理、总结的阶段,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大涤子题画诗跋》就是对前人绘画美学思想的总结。
在这两部论著中,石涛以“反对古法”和“突出自我”为理论基石,建构了以“一画”论为核心内容的美学体系。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一”是万物的本源和文化的开端,所有的一切均源于“一”、归于“一”,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石涛把传统哲学中“一”的思想融入绘画艺术中,形成了“一画”论的美学范畴,从而将传统绘画美学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哲学高度。
“一画明⋯⋯画从心而障自远矣”,所谓“一画”不是流转于笔端的线条或客观物象的轮廓界限,也不是画家主观情思、人格理想的外化:而是指构成事物形象的、最基本的元素,是一切破除法障、看透艺术世界本真面目的法宝,是“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的本真存在。同时,“一画”又表现为具体的绘画技法,体现于绘画创作的一笔一画之中。
其实,早在魏晋时期就出现了“一画”之说,王羲之曾提出,“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历代名画记》中也有“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故知书画用笔同法”,这些“一笔画”多为一种笔势论,强调笔势连贯、气韵流畅。
石涛认为,“太古无法,太朴不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以有法贯众法也”,“一画”是世界万物和绘画结构的基本形式,是绘画创作中最高的“法”。
石涛所讲的“一画”不仅包括绘画创作的基本法则和美学原则,而且指创作者突破传统绘画法则束缚,实现艺术创作的真正自由。可见,石涛的“一画”论和古人的“一画”思想有很大区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石涛《花卉册页》十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