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为当代画家詹建俊于1959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画作描绘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在寡不敌众的形势下,据险抵抗,直至弹尽援绝,毅然砸枪跳崖的英勇场面。该画中作者采用的是象征手法,画面为五壮士跳崖的瞬间。人物的组织并非自然的真实,而是象征地把人物和太行山连为一体,颜色单纯强烈,画面立体,具有纪念碑式的效果。
创作背景:1941年9月,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与日军血战,弹药打尽,砸毁枪支,从棋盘陀峰顶集体跳崖。
1958年,詹建俊刚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就接到了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为刚成立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一幅表现中国革命军事历史题材的作品。在规定的题材中,“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一直感动着他,于是,他便接受了这个主题的创作任务。他深入狼牙山山区考察写生,走访当年跳崖的幸存者葛振林采访他们的身世和事迹。终于,在1959年,他创作完成了这一幅油画作品。
作品鉴赏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首壮美的颂歌,其歌颂的革命者的牺牲精神。作者选取了英雄跳崖前的一刹那,从悲壮的气氛中突出表现了宁死不屈、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塑造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表达的是革命精神永世长存的这一主题。
该画作大胆舍弃了繁复琐屑的细小情节,以突出崇高悲壮的英雄气概的强调表现。画家造的英雄群像,已经不是纯粹严格的写实造型,而是趋近意象化的升华形象。
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五位革命烈士英勇牺牲前的瞬间,深入刻画人物的英雄气概,通过人与山的比拟造型和象征意义,将人物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与狼牙山峰的造型结合起来,用人物身影与山峰叠印的形式表现人物形象。在统一的气势中不同人物的动作、眼神,又巧妙地富有变化,五位人物的魁伟身影与作为背景的险峻山峰浑然一体,比山峰高大,较背景醒目,群像呈现出山形的稳定结构,轮廓参差起伏,节奏强劲有力。人物的姿势威武雄壮,表情严峻果敢,虽然没有对人物做精细的写实描绘,但特定的性格刻画生动鲜活,整体的气势和神态却相当逼真,表情尤其传神,有巨型石刻般的力量。
詹建俊十分注意色彩的表现力。油画是用色彩造型的艺术,画家不仅要有扎实的素描功力,而且还要有善于运用色彩的本领,使两者水乳交融。长期受中国水墨画熏陶的中国油画家,易于将素描造型与色彩分开来处理,油画语言缺乏深度与厚度,表现力不够强烈。而从该画中可以看出,作者已经显露出运用油画语言的才华,他善于调动色彩的微妙关系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加强作品的感染力。
该画使用的是既朴素又沉着、浑厚的色彩,全幅的色调用偏暖的绿色,来渲染画中的人物形象,既表现了战士服装的真实,又烘托出稳定沉着的气氛。整个画面披上一层浓郁厚实幽重深邃的青铜色调,使人物看起来好像历尽岁月沧桑的青铜雕塑。
创作于1959年的《狼牙山五壮士》是詹建俊先生早期的代表作,标志着他油画艺术的成熟,从此,他的油画创作一直稳定地处于高水平之上,没有像他同时代一些艺术家那样,有大的起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詹建俊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