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1919-1982)四川人仁寿人,原名冯亚珩。自幼爱好美术,1934年夏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1937年秋任小学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翌年初借读于华西协和大学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1939年1月入陕西三原安吴堡青训班,6月到第二战区民族革命大学前锋剧团任戏剧宣传股长。翌年初赴延安入陕北公学,9月调西北文艺工作团,任美术组长。因崇拜清初大画家石涛和现代革命家、文学家鲁迅而改名“石鲁”。1944年调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任创作员。1948年延安收复后到群众日报社主编《群众画报》,后调延安大学文艺系美术班任班主任。石鲁在延安时期的创作以版画为主,兼搞年画、连环画、新洋片等。主要作品有版画《群英会》、《妯娌俩》、《打倒封建》、《说理》、《民主评议会》等。
1949年夏参加全国第 1次文代会,是以后历届全国文代会代表。1950年初任西北美协副主任、《西北画报》社社长,开始中国画创作。前期作品歌颂人民翻身解放作主人的幸福生活,形象亲切动人,生活气息浓厚,如《变工队》、《侦察》、《移山》、《幸福婚姻》等。1954年任西安美协副主席,同年创作的《古长城外》,成为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作品。1955~1956年曾到印度、埃及旅行写生。1956年写作并出版了电影文学剧本《暴风中的雄鹰》,拍摄成影片上映,被国家电影事业局列为优秀电影作品。1957年出版《埃及写生集》。
石鲁从50年代起,积极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1959年创作《转战陕北》、《延河饮马》,翌年创作《东方欲晓》等作品。这些作品以黄土高原为题材,构思巧妙奇特,独具匠心,开创了以传统山水画形式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主题的崭新道路,成为他进行新的艺术探索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引起美术界的广泛赞扬,被称为长安画派的创始人。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还有《南泥湾途中》、《树大成荫》、《赤岩映碧流》、《逆流过禹门》、《山雨欲来》、《家家都在花丛中》、《秋高图》、《宝塔葵花》、《种瓜得瓜》、《东海之滨》等,出版了《国画选》、《石鲁作品选集》。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书画作品数百幅。他改变了以往的画风,形成诗、书、画、印配合默契,浑然一体的生动艺术形式。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华山之雄》、《骄雪图》、《青青者长松》、《龟蛇图》、《峨嵋积雪图》、《荷雨图》等。1979年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览。1982年 六十三岁,发现胃癌,病情急剧恶化,经多方抢救无效,于八月二十五日十六时十八分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石鲁先生—无疑是从延安走来的革命艺术家中对当代中国书画艺术以至中国美术界影响最大最深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