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浅予的苗乡速写

叶浅予(1907-1995),浙江桐庐县人,从小自学绘画,深受民间艺术影响。18岁到上海,从事舞台美术和时装设计,20岁与张光宇、黄文农等创办《上海漫画》,以长篇漫画《王先生》名噪一时。抗战爆发后,叶浅予辗转于南京、武汉、桂林、香港、重庆等地,以漫画为武器宣传抗日,其间两次途经贵州。

苗族女孩

苗族女孩

1940年春,他与妻子戴爱莲从桂林经贵阳赴重庆,见黔地少数民族服饰,留下深刻印象。1942年10月初,他在贵阳富水路商友俱乐部举办个人画展,展出《重庆小景》《走出香港》两组漫画共74幅,其作品犀利、深刻、幽默,贴近现实,反响热烈,盛况空前。

叶浅予与戴爱莲

叶浅予与戴爱莲

展览结東后,叶浅予先在高马得陪同下到花溪写生,继而又独自一人深入苗乡,并在患水县城暨县属摆金镇采风画速写。叶浅予一向重视画速写,认为“速写是生活的记录,是创作的素材,是生活与创作的桥梁”。但他此前画速写是为创作漫画积累素材,因此造型带有夸张变形的性质,而用这种手法表现自然、质朴的苗乡生活已不适用,必须另辟途径,寻找塑造人物形象的新手法

贵州苗妇市鸡图

贵州苗妇市鸡图

据叶浅予自叙,他在惠水生活的两个月中,白天出门采访画速写,晚间在住处琢磨表现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找来找去,觉得应该下苦功向国画传统中的先辈们学习,于是我从漫画创作转向国画创作方面来了。”“以前,我的速写为漫画服务,以后开始为国画服务,这一转变的动力是我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

20世纪40年代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很封闭,苗族同胞多不愿意给人画,姑娘更是害羞,叶浅予只好躲在树后屋角倫画,或者凝神观察,用心默记,事后再绘入速写册中。由于他在长期实践中练就了“目识、心记、意测”的过硬本领,因此能在瞬间抓住对象的神情动态,得心应手地将其凝固在画面上。

叶浅予《逃出香港》(局部)

叶浅予《逃出香港》(局部)

叶浅予在苗乡画的大量速写只有一小部分保存了下来,所绘对象有姑娘、老妪、轿夫、木匠、农舍、碾房、街道、集市……作品皆用铅笔绘成,只有手掌般大小,画得十分简约,论技巧虽不如他后期速写娴熟,却质朴生动。期间叶浅予还尝试用略带棉性的贵州皮纸画了一批表现苗族同胞生活的中国画。随后,他在重庆办个展,将这批中国画与漫画《战时重庆》《逃出香港》一同展出。那时叶浅予刚开始进行中国画创作,难免有一个探索的过程,作者自谦是“粗制溢造的夹生饭”。但作品展出后颇获好评,并售出几幅,他不禁“暗暗自喜”,更坚定了走艺术新路的决心。

侗族姑娘们

侗族姑娘们

此后叶浅予逐渐把创作重心转向舞蹈人物画,撃上了事业的又一高峰,他在贵州所绘铅笔速写和国画人物,为他艺术的转型作了重要铺垫。在贵州绘画史上,像叶浅予这样深入苗区采风、写生的例子此前尚不多见,具有开风气之先的示范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叶浅予的苗乡速写

赞 (1)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