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崖玉树图》是元代黄公望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山峦重叠,群山积翠,云烟缥缈,山腰殿阁隐现,山下平溪长松,小桥横卧,一人策杖寻幽,一派深远优美的意境。该图作于纸本上,充分发挥了笔墨融合的韵味,笔法疏松苍秀,点染随意,设色淡雅,潇洒自如。
图中山峦重叠,高松杂树遍布于窠石坡岸之上,梵寺仙观掩映于山石林木之中,若隐若现,点缀左右。山下林木葱郁,坡石相间,一位老者正策杖徐行,溪桥横卧,净水流深,一派幽远浑融的景象。此画无款印。幅上元张翥题诗中说:“一峰居士精神健,此笔前生应画师。”指出此图为子久之作。另有元无名氏、王国器、陆行直,明徐霖六家题记。 钤闻龙、张见阳等鉴藏印七方。
整幅画面,设色淡雅,苍然浑秀,体现了画家寄情于景、寄乐于画的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那份独有的笔墨意境,令人回味无穷。此图的山石树木造型,采取了重叠排比的手法。全图可分为三个层次。此图虽画的是荒山乱石,但从画面的笔法来看,笔墨未必荒率,而且还很滋润,但构景却的确是一种荒山乱石的气氛,诸多的矾头累积成一种嶙峋的山石意趣。
《丹崖玉树图》构图甚繁,疏密相间,用笔却甚简。画面下方留有大部分空白,山石少皴或不皴,与全皴的乱石形成对比,愈显画面之空灵而充实。设色浅绛,淡冶秀雅,笔法松秀。在笔法上,变宋人的繁缉填密为简括松秀,减弱水墨刻画,改以勾皱为主,略加渲染,生动地表现出了江南山峦质地松软、平淡秀逸的特点。在山水画作品中,分布于山石之间的亭台楼阁交代的非常清晰,虽小但传神,点景物的作用不单单是为了丰富画面,而更多的则是充分的刻画自然形象,使经营位置更加巧妙,景物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人与自然情景交融更加和谐。在山石的描绘上,黄公望同样是对景造意,严谨的遵照自然造化。树木的描绘同样来源于大自然。表现出江南清丽明洁的山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