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仕女图《游春》在诗意中等你

傅抱石从事仕女创作大概始于1940年12月,1943年以来,随着系列描绘唐宋宫怨诗意画的出现,傅抱石仕女画风格逐渐形成。1944年春天,傅抱石得读宋光宗诗,被其意境所吸引,力图付诸图像,再现诗意。

傅抱石 游春

设色纸本 立轴

114×58 cm

甲申(1944年)作

题识:西民先生指教。一九五四年二月,傅抱石补记甲申旧作于南京。

钤印:抱石私印、往往醉后

据研究,傅抱石从事仕女创作大概始于1940年12月,尽管他年轻时已偶涉人物画创作。当时,他为中苏文化协会主办“中国战时绘画展览会”创作《金昌绪〈春怨〉诗意》,突出反战厌战之主题。

△ 傅抱石1940年作《金昌绪〈春怨〉诗意》

1943年以来,随着《杜甫〈佳人〉诗意》《白居易〈琵琶行〉诗意》《李白〈长干行〉诗意》《周裕度〈题吴启明柳枝〉诗意》等一系列描绘唐宋宫怨诗意画的出现,傅抱石仕女画风格逐渐形成。所作或倚竹而立的佳人,或相思情深的怨女,或罢曲归来的歌女,或踏青游春的贵妇;或转身回眸,或仰头张望,或俯首沉思,或搔首弄姿,皆风情万种;造型汲取陈洪绶的变形奇趣与石涛的洒脱意态,临风摇曳,写意飞动,展现出女子的婀娜身姿和妖艳娇容。

1944年春天,傅抱石得读宋光宗诗:“闲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细擘桃花掷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注)被其意境深深地吸引。他不断揣摩,力图付诸图像,再现诗意。他利用先前的实践经验,尝试性地结合《金昌绪〈春怨〉诗意》《宋光宗〈题张萱游行士女〉诗意》开始了“游春仕女”的创作,以“杨柳”为主要元素,演绎出一幅幅动人的游春图景。他将妙龄女子置于柳树披拂、柳林荫蔽的情境中,不在再现女子寻情人不得、惆怅无言的失落之境,而定格于“缓步轻抬玉线裙”的瞬间,重在刻画出女性妩媚曼妙、悠然闲适的动人形象。

△《游春》局部之一

杨柳,婀娜柔媚,摇曳多姿,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留尽无限遐想。杨柳最早进入诗词的乃是《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掀开了古诗词中“杨柳”意象的先河。后来,杨柳不断被注入更多的情致与精神,成为古典诗词中最典型、最广泛、最动人的意象之一。文人们常把杨柳外在的形态与日常的生活相联系,开发出一系列表现生活的意象,或比喻日常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或诠释人生哲理和处事态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世界。所以,杨柳成了诗的化身、情的载体。

△《游春》局部之二

由此,杨柳成为女性美的象征。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拟人化的手法,使杨柳化身为新妆“碧玉”而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所谓柳如美女,美女似柳,世间更有将柳叶眉、柳条腰作为美女的标志。从女性意象出发,杨柳被赋予女性美的美学风格,并增添为美好情感、美好爱情的象征。

△《游春》局部之三

因为杨柳有如此女性美的意象,所以历代画家们都喜欢描绘柳荫仕女。傅抱石则以“闲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引出一位婀娜女子,使之处于一个诗意氛围中,绿树浓荫,如斯美景,悠然快意。他大写意绘出杨柳,枝干遒劲疏放,以大片温润绿色渲染出杨柳,苍翠欲滴,蕴藏无限生机,并在若恍若惚、似烟似雾之间充溢着明媚的春意,点出“春光”题旨;浓荫下妙龄仕女身着蓝袍,裙带舒展,手持纨扇,缓缓而行,面容清秀冷艳,凤眼微斜作回眸状,清波流转,欲语还休,傲然玉立。衣裙随风摇曳,与垂柳互生呼应,更见轻盈飘逸,也使画面频添节律;人物描绘工细精致,与杨柳、土坡的粗率之法,形成精致与粗放的对比,更显楚楚动人。一位超凡脱俗、美丽动人,却又若即若离、朦胧似水的女子,成为傅抱石笔下游春仕女的典范。

△《游春》局部之四

仕女是《游春》的核心,造型源于唐代仕女与陈洪绶,丰盈秀颀,一如既往的艳丽高贵。傅抱石以高古游丝式的线条来表现人物,飘扬飞舞的衣带如行云流水,裙褶线条绵劲不绝,增强了人物的动感,轻重、缓急、粗细均把握得恰到好处,极富节奏韵律的美感。仕女鬓发先用干笔皴擦塑形,虚入虚出,起笔时轻轻按下,行笔时飘逸流畅,收笔时轻轻提起,果敢准确;后用淡墨烘染,发色透过墨色浓淡之变化,显得浑厚华滋,富有弹性。画眼睛先用淡墨将上下眼睑勾勒成形,分出轻重,后勾出眼睛轮廓,特别注重瞳孔的转折变化,以淡墨干笔勾擦出眼珠,加淡墨渲染数次,在朦胧中以散锋浓墨加重瞳孔部分,上眼睑则以较深的墨加重轮廓,呈现较强的立体感,配合浓密的睫毛,虚实相生,层次分明,充分传递出玲珑剔透、含蓄深邃的神采。画眉时,他先用淡墨大致勾勒出眉的形状与位置,等墨干后再用浓墨加深,借此完成其特征的描写,小心谨慎,眉毛以散锋细绘而成,眉线娟秀柔美,弯度流畅平和,并与眼睛相互协调,眉宇间流露缠绵悱恻之情。画鼻仅以线条勾勒而成,中锋淡墨为之,流畅细致,但处理略为空虚,并稍事晕染,增加立体感;画唇先用淡墨勾画出唇形,用笔较虚,下唇略微丰润,嘴角上扬,再用朱红点上唇色,充分展现娇艳欲滴的朱唇小嘴。如此,傅抱石创造出既明媚曼妙又清旷傲岸的风神。

至于渲染法,也是《游春》的一大特色。傅抱石大面积层层积染,力图表现柳烟迷茫可爱之意,将线、皴与点统一成面与体,无任何轻佻之感,传递出一种蓊郁温馨的春光。在柳荫仕女系列中,他成功地表现出了水墨的微妙变化,或以冷调渲染气氛,或以明润的用水、用色、用墨塑造出不同情致的画面,或以暖调来调色运墨,充分表达了自己不同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总之,《游春》寓精巧于奔放,含超逸于粗服乱头,笔墨果敢洗练不施修饰,化工整严饬为写意飞动,独具风貌。

后来,傅抱石一而再、二再三地绘画,或册页、或横幅、或立轴、或扇面,乐此不疲,技法不断成熟,创作了一系列柳荫仕女新形象,或柳林成荫、或柳烟迷漫、寄托着难忘不竭的动人情思。最著名者莫过于1945年6月26日为罗时慧35岁生日而作的《柳荫仕女》,倾吐一片深情,字真意切,乃生命绝唱。图中仕女粉衣长裙,略施粉黛,整齐的秀发,细长的修眉,轻柔的身段,漫步于柳荫溪边,娴雅高贵,风姿卓约,回眸凝视,妩媚动人,弥漫着清新温暖的春光。于是,柳荫仕女成了爱情的化身,使作品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同时将画面的意境不断扩展。这是一次情感激荡的过程,也是一次精神体验的过程。于此,傅抱石以精湛的技巧真实表现了仕女的丰富与微妙,生动描绘出幽雅的画境与诗境,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1945年,傅抱石为罗时慧35岁生日所作

《柳荫仕女》

所以,《游春》不仅是叙事的淋漓渲染,也是情境的瞬间奔涌,理所当然成为傅抱石仕女画的经典之作。因此,他完成后一直将之秘藏于自己的书斋之中,直至1954年2月补记后馈赠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1912-198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傅抱石仕女图《游春》在诗意中等你

赞 (2)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