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1914—1973),他想画但没来得及画的,应该就是西藏。
△ 喜玛拉雅颂 小稿 1973年 董希文
这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对着这幅未完成的西藏题材作品相望无语,便可看得出来:西藏之于他,有着太多的不甘,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 苗女赶场 1942 72×100cm 麻布油彩 董希文
自从20世40年代,他在敦煌壁画中得到启示,确立了油画“民族化、中国化”的艺术理想以来。
△ 哈萨克牧羊女 160×127 布面油画 1948 董希文
他一直就被政治所裹挟,除了如《苗女赶场》和《哈萨克牧羊女》等少数作品外,他始终都缺少一个继续深入实践自己艺术理想的机会。
△ 牧笛 小稿 1973年 董希文
西藏原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只可惜,他刚开了头便已结束。
△ 牧歌 董希文 油画
说起由董希文提出的“油画民族化”问题,阿毛想起了在网上读到的一个故事。
△ 藏女 董希文油画作品
讲起这个故事的应该是一位画家。他说自己年轻时临摹伦勃朗,临得酣畅淋漓,心满神足。
△ 班佑河畔牦牛群 油画 53x40cm 1955年作
但一位路过的老者劝他:“光临摹得像没用,重要的是画里要有中国人的情感与特色。”
△ 毛尔盖姑娘 铅笔·淡彩·素描纸 35x26cm 1957年作
那位画家当时并不理解,甚至与老者起了冲突。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但多年以后他在一个拍卖会上看到一个“中国油画专场”,却突然发现这些作品全部千人一面。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他说在里面看到了西方印象派、看到了西方的新古典主义,看到了苏联的巡回展览画派,但就是没有看到中国。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而这些作品与它们源头的那些大师们相较,还是与他年轻时临摹伦勃朗一样,显得是那么的稚嫩,那样的黯然失色。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他说作为一个画家,他为此感到无比的羞愧。
△ 董希文油画作品
我不知道董希文最终确立“油画民族化”的艺术理想,是否与此有关,但我想他对这种羞愧感,肯定能够感同身受。
△ 董希文油画作品
因为这种羞愧感,也曾在他敬重的“老师”,也是他在敦煌工作时的领导,中国第一代油画常书鸿的身上发现过。
△ 常书鸿像 油画
作为一个已在巴黎艺术界崭露头角的中国油画家,常书鸿在发现了敦煌壁画后,心中首先升腾起的便就是这种“羞愧感”。
△ 蒙古包中 常书鸿
面对这份岌岌可危的民族瑰宝,常书鸿从羞愧转而忏悔,从忏悔变为责任,从责任转为心结,最后又从心结升华为情怀,并为此在大漠黄沙中痴守了一生。
△ 董希文 日喀则人民市场
不过这种感受在董希文这里不同,“油画民族化”这个命题之于他并非是一种弱势的坚守,而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由衷抒发。
△ 开国大典(1979版) 230×405 布面油画 董希文原作 郑振铎等人复制
尤其当这股自豪感与新中国成立的豪迈感取得了共振,更是变得坚不可摧。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所谓的油画“民族化”,自然是要寻找到“中国美”。要在油画艺术中找一个“民族身份”。
△ 若儿盖牦牛群 油画 13×18.5cm 1955年 作
对于董希文来说,这种美就蕴含在敦煌的壁画里、在中国的现实生活里、当然也在西藏风情中。
△ 芦花小藏民 碳铅笔·淡彩·素描纸 28x36cm 1955年作
带有强烈政治性的历史画总会有诸多限制与局限,事实上除了《开国大典》,我们很少看到他能够随心所欲地实践与尝试。
△ 喜马拉雅山第二高峰下油画 40cm×53cm 1961年
于是当西藏这片净土为他露出了一丝缝隙,他那无处不在、念兹在兹的艺术观便如野草遇春风般破土而出,并且开始顽强地生长。
△ 芦花晚会上的藏女 彩色铅笔·白报纸 20x19cm 1955年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董希文三次赴藏写生,其实都是体制内含有充分政治意义的行为。
△ 世界高城帕里一景 油画 54x81cm 1962年作
但他却把它当成了一次充分实践“中国之美”的机会。
△ 藏族姐弟 铅笔·淡彩·白报纸 55×20.5cm 1955年
1954年,当随着中央慰问团第一次进入西藏时,他其实并没有多少时间,甚至就连现场写生的机会都没有。
△ 董希文 春到西藏 布面油画 1954 中国美术馆藏
但返回内地后,他还是跟据康藏公路沿路的风景,创作了这幅著名的《春到西藏》。在画面的蓝天白云中,我们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纯色明净的色彩。在斑斓粉点的杏花中,我们可以看得到中国画技法在油画中变奏。
△ 春到西藏局部
在整个画面的氛围里,我们也看到了画家回归到理想路径后所带来温暖的心境。
△ 1961年,董希文和藏民
如今再看这幅作品,或许大家会觉得没什么。但在当时的环境中,它却如一股春风,给许多人来了安慰。
△ 世界高城帕里青稞丰收 油画 53x40cm 1962年作
这种感觉,就像王宝强之于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有人因之种下了一生的西藏情结,也有人看到画后干脆跑到了西藏。这幅作品,实是西藏近代“净土文化意象”的滥觞。
△ 女区长 油画 1962年作
待1955年他为了创作《红军不怕远征难》而重走长征路,随着八一制片厂再次进入藏区时。
△ 藏女阿管 53×40cm 木板油彩 1955 年
他顺道写生创作的《藏女阿管》、《毛尔盖的黑水姑娘》、《毛儿盖盛会》等作品中,已是笔笔带锋,仿佛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勾勒、平刷的潇潇洒洒,情绪的奔放生动已经跃然纸上。
△ 董希文 毛尔盖黑水姑娘 1955 53×40cm 木板油彩
△ 毛儿盖盛会 水彩 29x37cm 1955年作
若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让他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我相信他将处理更精炼,更圆融。
△ 丰收 油画 1962年作
直至为中国近代油画提供出一个全新的美学范例。
△ 红军不怕远征难 40×73cm 麻布油彩本 1957 董希文
只是可惜,《红军不怕远征难》被定为了“革命悲观主义”的黑画,从此也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他生命尽头的政治磨难。
△ 董希文 山歌 53×40 布面油画 1962
当1961年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进藏写生时,我不知道他怀着的是一怎样的心境。
△ 千年土地翻了身 1963 布面油画 董希文
但仅从作品上看,我发现的是一个更为大刀阔斧的董希文。
△ 抗英老人达瓦顿珠 油画 81×60cm 1962年
虽然都只是一些时间仓促中一挥而就的写生作品。
△ 董希文 翻身农奴
但他的下笔已更为肯定,在油画民族化这条道路上,也已变得更加的成熟。
△ 望果节 油画 54x84cm 1962年作
只是可惜,在这批作品之后,他便被迫中断了绘画实践。他在西藏发现的“中国之美”,刚刚开了个头,便已是结束。
△ 董希文 日喀则小景
我想西藏给予他的,并非是一种政治激情,也非一般的人道主义,更不是一种风情的猎奇。
△ 藏女 董希文
而是一个寄托了他艺术追求、人生价值和审美想的梦想之地。
△ 董希文 幸福的歌儿唱不完 油画 81×54cm
在西藏,也通过西藏,他感觉到了那种自然、人文、历史完全相混融的境界。
△ 西藏拉卜楞寺一角 1963年作
这是一种既现实又超然的境界,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它最终被定格在有限的作品中,但这种理想却成为了西藏油画题材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的情感和思想主线。
以上内容《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由名人字画网整理发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名人字画网 »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